交银理财董事长张宏良:银行理财净值化转型进入以“净值化管理”为主要特征的2.0时代
【资料图】
(原标题:交银理财董事长张宏良:银行理财净值化转型进入以“净值化管理”为主要特征的2.0时代)
中国网财经12月24日讯 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于2022年12月23日至25日在北京举行2022年会,主题为“经济高质量发展与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交银理财董事长张宏良表示,今年是资管新规过渡期后的第一年。银行理财净值化转型可谓进入了以“净值化管理”为主要特征的2.0时代。行业整体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产品净值大幅波动甚至相当数量产品破净,远远超出了投资者的预期。张宏良称,如果说银行理财净值化转型,投资者教育还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去做,那么理财行业机构主体能力建设上的“自我革命”也是一个十分现实的课题,两手必须同时硬。
张宏良指出,一是要尊重规律,统筹实现质的有效提升与量的合理增长。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与量的合理增长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质的提升为量的增长提供持续动力,量的增长为质的提升提供重要基础,二者相辅相成。
考量理财产品净值化发行指标,不难看出成绩斐然,这是净值化转型最大的成绩。但观察理财产品净值化管理相关的KPI指标,却呈现出不同的形态。一言以蔽之,量的增长可谓突飞猛进,质的改善却难有公认的突破。全行业相当程度上在共同演绎“同质化特征下的规模扩张”。规模至上、速度优先既不符合金融“三性平衡”的基本原理,也无法全面落实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三项任务要求,特别是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工作要求。
二是要拥抱变化,深入做好资产与负债的匹配性管理。全面净值化以来,理财产品建立起“三单”管理制度,每只产品单独进行会计账务处理,有单独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产品净值变动表等,实现了理财产品的风险隔离。通过编制利润表和产品净值变动表,较好地解决了净值化转型1.0的任务,实现了产品收益衡量指标由预期收益率向净值变动的转型。
但在资产负债表的实践应用方面,却存在诸多的问题,仍需进一步细化与深化。之所以产生问题,除了与当前公司治理(内部激励约束机制)水平下投资经理层面单纯追求产品业绩、产品规模,导致不够重视资产负债匹配相关外,还与银行理财子管理人员大多拥有体制性的流动性红利“传统思维”,对“五分离”后的银行理财负债属性与资产属性的平衡认知不够也有密切关系。
张宏良表示,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银行理财要进一步提高站位,深化改革、优化布局、增强能力,在服务共同富裕的过程中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是坚持政治性,需深化落实金融“三项任务”。银行理财行业要读懂党中央对金融行业的新要求和新期待,聚焦主责主业,积极布局绿色发展、养老理财等主题市场,深耕长三角一体化、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京津冀和成渝双城等国家战略的区域建设。
二是坚持人民性,须践行投资者利益优先、摒弃单纯规模导向。银行理财要坚持全流程服务代替投资者教育。要进一步铸就理财产品的普惠性、保障性底色。
三是坚持风险为本,全面提升符合银行理财属性的专业能力水平。特别要坚持风险动态跟踪代替静态底线管理,以关注每一只产品的全量资产负债表与经营指标情况为抓手,努力实现所有产品项下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组合风险的监测与动态优化调整。